研究是知,執行是行。知行合一

如果設計研究是知,設計執行是行,那到底是先知後行?或是先行後知?抑或是知行合一

設計思考方法論的知與行

攤開各門各派各家設計思考的流程,無論哪一套,初始階段都包含相同「知」的要素,例如:「痛點 (pain point)」、「觀察 (observe)」、「資料探勘 (data mining)」、「同理 (empathy)」、「瞭解 (understand)」或「定義 (define)」,之後階段才有「行」的要素,例如:「發想 (ideate)」、「原型 (prototype)」、「測試 (test)」、「驗證 (evaluate)」或「迭代 (iterate)」。

「設計思考是 design thinking,既然是 thinking,所以設計思考是主張『先知』『後行』嗎?」
「不是!」

因為聰明的各門各派各家作者們都會強調,這不是線性的流程,而是反覆來回的過程。看看那些流程圖或步驟圖裡面來來回回箭頭就知道。

在方法論上儘可能採取寬鬆的解釋,是一種最安全的作法,因為總有一條線能滿足質疑者的疑問。然而,最麻煩的也是在此:究竟何時該「知」?何時該「行」?眾說紛紜。

「知」與「行」的先後與難易

孔子在《論語.學而》說「敏於事而慎於言。」,《論語.禮仁》說「君子欲訥于言而敏於行。」《論語.為政》說「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都強調君子不能只說不做,反而要勤奮敏捷做事,然後才謹慎說出來。這是「行」為先的代表。

《荀子.儒效》說「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為聖人。」意思是:未聽聞不如聽聞,聽聞不如眼見,眼見不如瞭解,瞭解不如實踐。學問到「實踐」的地步就是極致了。當親身實踐過,就能明白其中的事理,明白了其中的事理,就能稱為聖人了。荀子把「聞」「見」「知」「行」視為人們在學習知識的道路上逐漸深化的過程,而「行」是最高階段。這除了強調「行」之外,還把「知」納入學習的循環。

南宋詩人陸游寫給兒子的《冬夜讀書示子聿》說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提醒兒子注意,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究是淺薄的,若要真正理解書中的道理,必須親身去實踐,方能學有所成,理解知識的真諦。這也強調「行」的重要,但也提出「知」在「行」前的觀點。

「知」和「行」被放一起討論了,但是,《尚書.說命中》「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左傳.昭公十年》「非知之實難,將在行之。」意思都是:「知」(瞭解道理) 不難,真正難的是「行」(實踐道理)。It is not the knowing that is difficult, but the doing. 這是「知易行難」的代表。

「知」「行」「合一」

面對「知先行後」、「行先知後」、「知難行易」或「行難知易」等等學說,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的觀點則認為:唯有夠付諸實踐的學問,才是真學問;唯有與自身的實踐結合,才能獲得真學問。他反對任何一種將「知」與「行」分開討論的說法,他認為「知」「行」是「合一」的,並沒有先後或難易之分。

王陽明是這麼說的: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傳習錄.徐愛引言》

譯:沒有真正「知」了而不去「行」的;「知」而不「行」,仍然是沒有獲得真正的「知」。

他又說: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傳習錄.徐愛引言》

譯:「知」是「行」的內在立意基礎,「行」是「知」的外在實踐行動;「知」是「行」的開端,「行」是「知」的完成。「知」與「行」二者互為始末。

接著又說:

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傳習錄.徐愛引言》

如果理解了這些,只要說一個「知」字,其實「行」就已經包含在裡面了;只要說一個「行」字,「知」其實也已經包含在裡面了。

換句話說,「知」就是「行」,「行」就是「知」。這就是「知行合一」。

「行」先「知」輔:以「臺北體育館品牌空間再設計」為例

2022 年應台灣設計研究院 (TDRI) 之邀,參與臺北體育館品牌空間再設計專案,負責設計研究的部分。因為專案時程必須配合臺北市體育局的緣故,在我們進行第一次場勘時就知道設計執行單位 (沛肯品牌視覺與無有設計) 會「同時開跑」。也就是說,在我們進行設計研究的同時,設計執行也沒有停下來。再精確一點來說,設計執行團隊已經和台灣設計研究院討論過,負責設計研究的我們才加入。

專案分屬三家公司,各家流程步驟資源都不同,「該要停下來討論嗎?」「如果沒有同步,會不會最後結果是不協調的,甚至衝突的?」「如果劃定範圍,會不會在研究的過程中反而限縮了我們自己的探索空間?」這些都是專案初期的自我提問。在和委託方 (台灣設計研究院) 溝通這些疑慮後,決定在時程壓縮的限制條件下,分頭進行,在 4 週之後以工作坊形式進行研究團隊和執行團隊的交流。

如果將「設計研究」當作「知」,「設計執行」當作「行」,這「知」與「行」該如何調和?

先「知」(研究) 再「行」(執行) 是基本的設計流程,也是以研究為核心競爭力的我們最常會採用的方式。但總會有像這個專案委託案的「急件」,必須發揮更大的彈性去調適知與行兩者。

以「行」為先的團隊,通常會仰賴設計師或工程師的直覺。一到現場就快速抓取基本要素,在連結過往的經驗之後,便能提出設計概念或方案;以「知」為先的團隊,通常會著重設計師或研究員的觀察與分析,在統合之後提出洞察,並以此提出建議方案。

以這次執行團隊提出的口號:「This is my House! 我的主場也是我的家!」來說,「強調臺北體育館溫暖支持、青澀回憶與振奮人心的形象。」這跟我們在研究過程中不斷發現,家長帶著國小或國中孩子們到臺北體育館比賽,甚至是爸爸年輕時曾在同一個場地比賽,如今看著自己的孩子上場,有一種「家的傳承」的意味。這就是直覺與分析的一致,也是用研究支持執行的一個典型範例。

小小頒獎台是爸媽的驕傲 │ 應用劇本實驗室攝

再比如,我們發現有些家長帶著孩子從捷運口出站後,會錯過臺北體育館門口走過去,或是在門口徘徊,有的是進門後問:「這是臺北體育館嗎?」訪談後都表達相同的疑惑:「這裡怎麼好像行政中心?」問他們為什麼,「門口那塊黑黑的牌子,」「一進來就像是政府機關的『服務台』,我還以為我走錯了。」這跟執行團隊認為「整體空間看起來相當破碎與凌亂,」指的是同一件事。

臺北體育館門口兩塊黑的牌子和格狀玻璃 │ 應用劇本實驗室攝
改造前的臺北體育館大廳,長條桌椅與服務台讓人以為到了政府辦公大樓 │ 應用劇本實驗室攝

不只這些,還有更多「知」與「行」相和的例證,但這不是「知先行後」,也不是「行先知後」,也不能算是「邊知邊行」,如果真要用一個標籤來貼,我們會用「行先知輔」,先執行,再以知輔助補充。

想瞭解更多此專案,請與我們聯絡

結論

「知先行後」是常態,尤其是越複雜、越不瞭解的主題,越需要在行動前瞭解狀況。

但企業往往以沒有足夠的資源 (時間、金錢和人力) 為由,在不甚瞭解時就開始採取行動,有時候會「賓果」「正中紅心」,更多時候卻是「白費功夫」「打水漂」。即便如此,也要能做到「行先知後」,不要只行動而忽略檢討行動的成敗。

如果當下的限制條件更多,採用「邊知邊行」也是一種方法,知與行頻繁地對焦,確保方向趨近一致。

如果是限制條件多,參與方也多,那麼採取「行先知輔」(臺北體育館品牌空間再設計案的經驗) 也是可以的。

實務上總歸一句話:「知行合一」是我們追求的最高境界,若力有未逮,「知先行後」、「行先知後」或「行先知輔」都是可行的,保持彈性向前行。

最後引用王陽明的話:

若見得這個意時,即一言而足。今人卻就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我如今且去講習討論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來已非一日矣。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又不是某鑿空杜撰,知行本體原是如此。

譯:如今人們卻把「知」和「行」分成兩件事來做,認為一定要先「知」了才能夠「行」,於是自己就先去學習和討論如何「知」,等到獲得了真正的「知」之後才在「行」上下功夫,因而終身也不能「行」,也就終身沒有獲得真正意義上的「知」。這不是一個小毛病,也不是現在才出現的。我如今講「知行合一」,正是要對症下藥。這也不是我憑空杜撰出來的理論,「知行」的本體本來就是這樣。

知也好,行也罷,二者一體。不要只知不行或只行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