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01/12) MIT Media Lab 的 David Small 教授在工研院舉辦了
一場演講與工作坊 其主題為”Design Ecology”
Ecology的定義是”the scientific study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of life 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organisms and their natural environment”
也就是對生命分佈與多樣性,以及有機體與他們所處自然環境間的互動的科學研究
Ecology(生態學) 與 Design(設計)乍看之下是兩個非常不同的領域
這兩者之間的關係 可以從生態介面設計(Ecological Interface Design, EID)談起
EID通常應用於大型複雜系統,如航空、核電廠等
與一般使用者中心設計(User-Centered Design)不同
EID的設計焦點在於目標所處的整體環境而非使用者或作業身上


應用EID的好處在於降低人員操作時的心智工作負荷(mental workload)
讓他們可以將心智資源專注在如決策等較高階的工作上,而非在使用介面本身
也就是從技能基(skill-based)、規則基(rule-based)提升到知識基(knowledge-based)。
其背後理論基礎則包括生態心理學(Ecological Psychology)、
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等。
回到Design Ecology,David Small教授過去在業界所做的計畫
嘗試將資訊融入環境,而不是各別獨立的個體。
以生態學的角度來看,不就是在探究物體與環境間的互動嗎?
只不過這裡的物體除了有機體–人(使用者),更擴展到無機物,甚至虛擬物(資訊)。
由此角度去看,Design Ecology這個名稱,的確有其奧妙之處,並且相當值得進一步探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