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研究中的黑貓與白貓

不管是軟體系統分析,或是創新發展,這看似極不同的兩者中間有個共同點叫做使用者研究,都必須要去了解使用者行為與需求,進而加以滿足,或作為創新的基礎。

使用者研究一般來說有數種方法,其中之一是contextual inquiry,深入/身入使用者所處的情境觀察,或者進一步地成為他們的一員(土著化)。這種方法所收集到的資料相當豐富,並且除了使用者本身的資料,對影響其之社會文化也能有所了解;但缺點就是曠日廢時,以最常使用此法之人類學或社會學研究來說,數年甚至數十年的研究期間並不少見,對業界來說是無法承受之重。

另一種是task analysis,針對使用者必須完成的特定任務或作業,進行拆解分析,其起源或可追溯至Frank Bunker Gilbreth & Lillian Moller Gilbreth的動素(Therblig)分析,但動素分析是強調體力勞動中每一個身體動作的研究,是屬於活動理論三個層級中最低階之operation level,task analysis的層級則為較高一階之action level(依研究目標之不同,有時也可能對細部之身體動作加以研究),再針對分析結果,提出設計之建議。這種方法規模較小,速度快,並且可在受控制的環境中進行;但有時只能看出表面的現象,無法了解使用者行為背後的意義,必須搭配其他的方式來補強,如訪談、think aloud等。

contextual inquiry與task analysis並不是0與1、黑與白的絕對兩端,它們是一連續向量上的某一點,依研究者或是計畫的需要來決定這一點的位置。套句小平同志的名言:「不管黑貓白貓,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在使用者研究中,只要能達成目標,就算是灰貓也是好貓!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花色,那又是另一篇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