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華酷獵:讓空間說故事
《創新發現誌(ideas)》2009年7月號
吳昆家 / 應用劇本實驗室
空間是一種載體,具有彈性與包容力,把時光歲月的痕跡,揉進使用者的思維與需求;因此,建築物就像是一本巨型的立體故事書,漫步其中、仔細閱讀,便可看到城市歷史與時代思潮。空間無聲的存在著,卻道盡了許多故事:在磚瓦草木間,說出歷史軌跡、設計創意、時代潮流,甚至是某人的政治宣言。
這次,我們分享五個關於空間的酷故事,透過北京、上海、台北與香港四大城市的微型抽樣,呈現不同的空間經驗。不論是古蹟再利用、複合式空間設計、綠色環保或街頭塗鴉,每則故事都說出自己的特色,同時反映城市的獨特性格。在北京,空間是傳統文化的延續;在上海,空間是時尚潮流的創新;在台北,空間是綠色環保的實踐;在香港,空間是社會意識的展現。
上海 舊廠房製造時髦的新空間
「閒置空間再利用」是近年來都市規畫與空間設計的潮流,原本破舊不堪的老建築物,經過設計師的妙手回春,就能展現全新風貌。不僅在資源上是一大節省,其中所激盪出的創意更可帶來無限的商機。
上海八號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本來平淡無奇的廠房變成復古時尚的象徵,偌大無趣的空間也被分割、再組合,形成綜合的使用空間。踏著樓梯上下漫步、隨著小橋前後穿梭,映入眼簾的不是緊張忙碌的生產線,而是明亮通透的工作室,以及寬敞舒適的展示空間。少了的是揮汗如雨的工人,多了的是熱情奔放的創意工作者。沒有機械轟轟作響,幽然靜謐的氣氛,讓人絲毫感受不到生活與工作的壓力。這裡是工作場所,也可以是展示空間、時尚賣場、休閒園區與觀光地標。多元混合的特色,正是此類型空間的迷人之處。
北京 談文化:談生意請跟我來古蹟
北京身為千年古都,隨便一座名樓古厝都讓其他城市相形失色。俗話說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空有那麼多寶貝,不拿出來好好炫耀與利用一番,可就浪費了老祖先們所留下來的資產。
想像在一座數百年歷史的建築物裡辦公,是多麼不凡的體驗!五感所及盡是古色古香,日夜浸潤,或多或少吸收了中國古典的氣質。對不少人而言,這更是頂極品味與能力的代表。令人好奇的是:有了古蹟靈氣的加持,靈感會不會更多一些?生意會不會更旺
一點?
以600年歷史的皇家糧倉──南新倉為例,作為餐飲與小型展演的空間,就是比其他地方多了點歷史與文化深度。同時,因為多了商家的使用與修繕,讓古蹟裡的磚瓦樑柱持續保持在健康完好的狀態,更延長了使用的期限。相較於周遭水泥大廈,一高一低、一新一舊,極大的反差也造就出獨特的美感。談文化生意,就得到這種地方談,多了文化底蘊,客戶進門前就跟事務所或設計師有了文化水平的默契,拉高談生意的層次。
台北 說道理:計費電梯、建築物穿綠衣
綠色環保、節能減碳,已經是全民朗朗上口的標語,也逐漸落實到生活中。就像女生減肥時,對於飲食熱量的精打細算,大家對於節約能源的追求,也開始錙銖必較。
最近有人把腦筋動到電梯上面。是的,沒錯,就是每天載著我們飛天遁地的電梯老大。電梯外螢幕上的儀表,不斷的提醒等候電梯的懶惰蟲們,目前每台電梯個別的耗電功率,以及當日的累積電費。在等待電梯的同時,眼球不自覺被這些數字吸引,心裡想著:
我又多浪費了多少電呢?只可惜電梯的設計精良,加上電費並不如想像中的昂貴,一整天下來也不過是數十塊錢的電費,似乎激不起人們的罪惡感。相對於一塊雞排所累積的肥胖,耗費幾毛錢來搭一次電梯,實在是沒什麼警示效用。
不過換個角度想,如果搭電梯需要投幣付費,為了省荷包,或許大家就會開始考慮多爬樓梯、少搭電梯。
綠地是都市裡最珍貴的資源,但是在寸土寸金的都市裡,很難有樹木們的棲身之地。雖然沒有土地,但牆面倒是多的很,這也讓腦筋動得快的人有了新的想法:為何植物只能種在地上?種在牆壁上不是更酷嗎?
於是,綠色尖兵們開始飛簷走壁,爬上建築物牆面、拓展勢力,成為垂直牆面上的新移民。一叢叢的綠葉青藤,讓牆面生氣蓬勃、充滿朝氣;他們能吸收陽光、隔絕日曬、吸收二氧化碳並製造氧氣,完全符合綠色環保、節能減碳的精神。精心設計的灌溉系統,則讓照顧工作變得輕鬆省力,同時也讓每一滴水都發揮最大的功效。雖然這些植物在室內或室外都可以種植,不過還是需要有充足的日曬,才能活得健康。(請不要用日光燈照射他們,他們認得出來的…)
雖然大家都有為善不欲人知的美德,但是環保這種事情可要大大宣揚一番。每一面植生牆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所製造的氧氣,都要一克一克算得清清楚楚,並且公告在牆上,讓路過的人們知道他們有多努力。雖然有些譁眾取寵,不過如此支持環保的設計,還是值得大聲鼓掌。
香港 說故事:地下塗鴉成了國寶 九龍皇帝
有土斯有財,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假如原本屬於自己的土地被搶走,說什麼也要拚命搶回來。香港就有這樣的一個故事:曾灶財在整理祖先遺物時發現,九龍的部分土地是御賜給他祖先的封地,但是在香港租借給英國之後,土地所有權卻跟著消失了。於是他便開始在住家附近的公共空間書寫明志,宣揚家族事蹟與土地所有權,當地居民也都認同他自稱為「九龍皇帝」的封號。看似低俗雜亂的毛筆字塗鴉,卻寫出了特色。
「九龍皇帝」的「墨寶」逐漸成為當地流行文化,被應用到服飾與配件。在2003年,他的塗鴉作品甚至受邀至威尼斯第50屆雙年展展出,成為「正港」的港人之光。
「九龍皇帝」寫出了歷史與土地的故事,在街頭成為行人閱讀與討論的對象。公共空間成為他私人的發言台,成本低、噱頭足、效果好,堪稱街頭媒體的代表。在台灣,柯賜海先生算是少數可與之匹敵的人物,論創意、比話題,有過之而無不及。唯一的差別是,「九龍皇帝」的封號還是響亮得多,雖然已經過世兩年,卻在香港街頭文化占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