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軟性顯示技術 外商青睞

台灣深耕軟性電子顯示技術,除開發出多項重要專利技術外,更在日前舉辦2007國際軟性電子與顯示技術研討會,吸引國內外300多位專業人士參與。工研院開發的捲軸式連續生產塑膠電極技術,獲得美、德等廠商青睞,應用在軟性顯示器領域。

2007國際軟性電子與顯示技術研討會由工研院、清大、德國歐洲有機電子協會等共同舉辦。工研院發表軟性電子及軟性顯示器等六項最新成果,展示未來可應用印刷式製程快速生產的軟電技術,如國內第一顆全噴印式的軟性整流器,可運用在軟性標籤及軟性無線能量傳輸系統。

工研院也應用高分子材料研發的軟性觸覺感測器,透過布滿高密度微小檢測器的軟性面板,感測物體反應及資訊,未來將可進行人體姿勢矯正的輔助醫療。

此外,也研發出可應用在無線即時廣告看板、病患床前醫療資訊看板及大賣場電子標籤的軟性塑膠面板及傳輸系統,透過Wireless無線網路系統,可馬上即時更新資訊,突破傳統無線傳輸有死角的缺陷,節省以人工置換的高額成本。

工研院軟電實驗室研發出的紙喇叭、塑膠電極、軟性天線等產品,以捲軸式連續生產的塑膠電極受到美、德等廠商青睞,將合作開發軟性顯示器與「電子護照」。

工研院電光所所長詹益仁表示,近兩年軟性電子與軟性顯示器的研發與產品應用快速成長,為協助台灣產業掌握軟性電子產業先機,工研院建構國際化的軟電技術交流平台,更積極舉辦「國際軟性電子與顯示技術研討會」,期望帶動更多產業投入軟性電子研發。

工研院顯示中心主任林程章表示,從國際投入資源、市場規模預測及研發進展來看,軟性電子及軟性顯示器發展前景相當看好。

歐美國家與創投公司投資軟電產業比重提升,最近半年呈陡直的成長曲線,形成創投與政府的黃金交叉投資曲線,顯示軟性電子產業已逐漸成型。

2003年預估2010年時全球軟性顯示器市場規模為17.8百萬美元,但2006年向上修正為62.1百萬美元,較預期成長3.5倍。

【2007/12/31 經濟日報/記者張建仁/台北報導】